
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,钢铁向来属于重量较大的材料。而运载火箭通常为了搭载更多的有效载荷,往往会朝着轻质化的方向发展。然而,星舰却与众不同,采取了看似与常规相悖的做法,这是为何呢?
今天我们就来聊聊:SpaceX的星舰为啥要用不锈钢?
在探讨火箭制造材料时,SpaceX 起初计划选用碳纤维来打造星舰。碳纤维具备诸多优良特性,如耐腐蚀、耐高温、耐摩擦、抗疲劳,热导性良好且质地轻盈,这些特点似乎与星舰作为超大型运载火箭的需求完美契合。不过,实际应用中却暴露出不少棘手问题。从成本角度来看,碳纤维价格高昂,每公斤售价高达 130 美元,而且在生产过程中还会产生 35%的损耗,这无疑大幅增加了制造成本。加工制造环节同样面临重重困难。火箭箭体各个部位所需的碳纤维层数在 60 至 220 层之间有所差异,在加工时要确保不产生气泡、杂质等瑕疵,这对工艺要求极高。此外,由于碳纤维的制造常需借助高压釜,而星舰直径达 9 米、高度为 121 米,如此庞大的尺寸意味着需要一个巨型高压釜来满足生产需求,这进一步提升了加工的难度和成本。星舰的燃料罐与氧气罐内部压力极大,而碳纤维属于多孔材料,其含有的碳和树脂在高温纯氧环境下极易燃烧,因此必须在燃料罐内增设惰性衬里以防止气体泄漏,这无疑增加了制造的复杂性和成本。还有一个关键问题,火箭再入大气层时,表面温度至少会升至 1200 度,在此高温下,碳纤维的强度会急剧下降。为保障其性能,就不得不配备厚重的隔热瓦,如此一来,碳纤维原本的轻量优势便消失殆尽,同时还使得研发难度和成本大幅攀升。接下来对比一下大多数火箭常用的铝合金材料,以猎鹰 9 号所采用的铝锂合金为例。铝锂合金具有强度高、韧性好、耐腐蚀、抗疲劳以及质量轻等优点,并且加工相对容易,其每公斤价格约为 40 美元,成本优势明显。不过,铝锂合金也并非完美无缺,其加工难点在于焊接难度较大,通常需要采用摩擦焊接技术。而且,铝锂合金最大的问题在于,当温度超过 200 度时,其强度会迅速降低,所以同样需要配备厚重的隔热瓦来确保火箭在高温环境下的性能。(图:使用铝锂合金的猎鹰9号发射 图源SpaceX)在对碳纤维和铝合金这两种材料进行了解后,让我们把目光转向不锈钢在星舰制造中的应用情况。其一,成本优势极为显著,不锈钢的价格相当低廉,每公斤仅需 4 美元。其二是强度特性。在低温环境下,不锈钢的强度能够实现大幅提升,可达到室温下强度的两倍之多。这种特性与星舰所采用的液氧甲烷推进剂环境高度适配,为火箭的结构强度提供了有力保障。不过,常规的 301 不锈钢在低温条件下存在韧性不足的问题,容易发生断裂现象。尽管 304 不锈钢对此有所改进,但仍然无法完全满足星舰的需求。鉴于此,SpaceX 自主研发了 30X 不锈钢,这种新型不锈钢在低温环境下展现出了良好的韧性和弹性,其强度表现与碳纤维和铝锂合金在同等条件下不相上下,从而在强度性能上为星舰的选材提供了可靠的新选择。再者,不锈钢在耐高温方面表现出色。与碳纤维和铝锂合金截然不同的是,不锈钢即使处于 800 度乃至 1000 度的高温环境中,依然能够维持足够的强度。这一特性使得星舰在隔热设计上得以简化,仅需铺设很薄的隔热瓦,并且只需在迎风面布置隔热瓦即可,这不仅有效减轻了星舰的整体重量,而且降低了隔热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。另外,不锈钢的加工工艺相对简便,甚至无需进行喷漆处理,这进一步减少了制造环节的工序和成本,提高了生产效率。综上所述,选用不锈钢来建造星舰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,包括但不限于成本低廉、整体重量较轻、加工过程简便易行,以及在耐高温、耐腐蚀等关键性能方面表现卓越,这些优势综合起来,使得不锈钢成为星舰制造材料中的理想之选。(图:只铺了一面隔热瓦的星舰 图源:SpaceX)从某种程度而言,猛禽发动机堪称星舰选用不锈钢作为建造材料的坚实后盾。猛禽发动机是由 SpaceX 自主研发的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甲烷发动机,其规格为直径 1.3 米,高度 3.1 米,至今已经发展到了 V3 版本。该发动机单机推力可达 270 吨,运用甲烷与液氧作为燃料组合,展现出了强大的动力性能。在星舰的设计架构中,一级超重推进器配备了 33 台猛禽发动机,如此强大的发动机集群能够产生高达 7590 吨的起飞推力。而二级星舰飞船则安装了 3 台常规猛禽发动机以及 3 台猛禽真空版发动机,其综合推力达到 1500 吨。弥补了不锈钢在重量上带来的损失。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的蓝箭航天公司,在其研发的可回收复用火箭朱雀三号的制造过程中,选用了不锈钢材质,这使得朱雀三号成为我国首款采用不锈钢打造的运载火箭。按照规划,朱雀三号预计于 2025 年迎来首飞时刻,并且极有可能达成一级火箭的垂直回收这一关键目标。成为我国第一个实现火箭复用的商业航天企业。
江苏新超合金科技有限公司,从2015 年创立至今,经历了十几载的风雨历程。自成立以来,从蹒调学步的登孩 ,一步步成长为今天朝气蓬勃的青年。正是新超人用自己的努力和对未来的憧憬;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,炼成的“求实、协同、创新、分享"的企业精神,托起了"新超"这一颗日照闪亮的特材界红星。
在航空航天领域,我们肩负着伟大使命。致力于突破技术瓶颈,拓展人类认知边界,让广要宇宙不再神秘莫测。我们不断研发更先进的飞行器,实现更高效的太空探索,为全球通信、气象监测等提供坚实支撑。
展望未来,我们将继续勇攀高峰。深化星际旅行研究,争取让普通人也能踏上太空之旅。加速推进航天技术民用化,让其惠及更多领域。同时,加强国际合作,携手共进,在浩瀚宇宙中续写人类的传奇,开启更多未知的精彩篇章。
